一、慢性胃炎患儿
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,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一,且病程迁延,主要表现是反复腹痛,无明显规律性,通常在进食后加重,疼痛部位不确切,多在脐周,幼儿腹痛可仅表现不安和正常进食行为改变,年长儿症状似成人,常诉上腹痛,其次有嗳气,早饱,恶心,上腹部不适,反酸,进食硬,冷,辛辣等食物或受凉,气温下降时,可引发或加重症状,部分患儿可有食欲不振,乏力,消瘦及头晕,伴有胃糜烂者可出现黑便,体征多不明显,压痛部位可在中上腹或脐周,范围较广泛。
二、小儿消化性溃疡
临床表现各种各样,不同的年龄症状差异较大。
1、新生儿期
以突发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主要特征,常急性起病,以呕血,便血,腹胀及腹膜炎表现为主,易被误诊,此期多为急性应激性溃疡,死亡率较高,出生后24~48h发病最多。
2、婴幼儿期
此期患儿以急性起病多见,烦躁不安,食欲差,突然呕血,黑便,前期可能有食欲减退,反复呕吐和腹痛,生长发育迟缓等。
3、学龄前期
此期腹痛症状明显,多位于脐周,呈间歇性发作,与饮食关系不明确,恶心,呕吐,反酸,贫血与上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。
4、学龄期
随着年龄递增,临床表现与成人接近,症状以上腹痛,脐周腹痛为主,有时有夜间痛,或反酸,嗳气或慢性贫血,少数人表现无痛性黑便,昏厥,甚至休克。